展現賽車工程實力 《BMW》解析《iFE.18》電動方程式研發細節

621人看過

在12月中的《Formula E》第5季首站賽事之前,《BMW》介紹了自家 《iFE.18》電動方程式賽車的動力系統,讓車迷更加了解由BMW Motorsport以及BMW i部門共同研發的Racing eDrive01電動系統。而隨著第2場分站即將在今日於摩洛哥Marrakesh舉行,BMW也要來告訴所有車迷,開發電動方程式賽車可不只有動力系統這麼單純而已。

事實上,雖然Formula E從某種程度上看起來相當類似統規賽,但是其實統一規格的零組件只有空力設計、碳纖維單體座艙底盤、前懸吊結構、電池模組和輪胎。而為了給予不同車隊在動力系統設計上較多彈性空間,所有Formula E賽車的整個後軸結構都是由各車隊自行開發。

▲雖然Formula E看似統規賽,實際上車隊仍然要研發許多零組件。

BMW i Motorsport的工程團隊說明,iFE.18賽車的後軸結構,包括了後懸吊結構、避震器以及固定動力系統的架構都是自行研發。藉由長期累積的國際賽事經驗,BMW i Motorsport得以精準設計與調整懸吊系統的彈簧係數、阻尼係數、車高、防傾桿和定位角度,讓iFE.18賽車能夠發揮最大機械抓地力。這在以街道賽為主、路面狀況變化較大的Formula E賽事當中至關重要,其懸吊系統必須擁有足夠的強度來承受賽車高速壓上路緣石的衝擊、擦撞護欄以及和其他賽車搏鬥時的碰撞力道。

  • 展現賽車工程實力 《BMW》解析《iFE.18》電動方程式研發細節BMW iFE.18賽車的前懸吊
  • 展現賽車工程實力 《BMW》解析《iFE.18》電動方程式研發細節被外殼覆蓋的後軸結構全由BMW自行研發

為此,BMW i Motorsport在研發過程當中會以模擬軟體進行計算,在模擬當中強度足夠或者效能優異的結構設計會以鋁合金3D列印的方式產出進行實測,當通過測試之後才能夠應用在正式的賽車之上。這種研發方式讓iFE.18賽車的研發成本降低,時間上也更有效率。後懸吊的結構連桿和動力系統的固定架構也大量使用了纖維複合材質,讓iFE.18賽車的後軸在保有高強度之下也有著非常輕盈的重量。

▲Formula E賽車是少數有非常多近身肉搏狀況發生的方程式賽車,因此懸吊結構必須相當強壯。

除了後軸結構,新世代賽車最重要的變動就是Brake-by-wire電子線傳煞車系統。雖然這是一套相當複雜的系統,但是BMW i Motorsport部門仍然決定自行開發,讓這套電子線傳煞車系統能夠適時的在動能回收模式與液壓煞車模式之間精準且平順的切換,同時確保整套煞車系統能夠提供車手足夠的煞車力道和回饋。

▲新世代Formula E賽車上所使用的電子線傳煞車系統為BMW自行開發。

綜合以上,BMW列出了iFE.18賽車上統一規格的零組件包含了《Spark Racing Technology》開發的空力與單體座艙底盤、《McLaren》供應的電池模組和《Michelin》的Formula E賽車用胎。至於自行研發的零組件則有Racing eDrive01動力系統、變速箱、差速器與傳動軸、冷卻系統、後軸結構、後懸吊系統、彈簧、阻尼、防傾桿、12V車電系統、電子線傳煞車系統、控制軟體以及和《Shell》殼牌石油共同開發的油品。

▲BMW工程團隊有著相當驚人的研發實力。

圖片來源:BMW

加入粉絲團 加入好友 追蹤IG

品牌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相關新聞推薦

RELATED ARTICLES
複製連結
引用發文

請將圖片拖曳至框線內

共0則回應
回最上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