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王集評】雙雄比拚 《Mazda CX-5 & Honda CR-V》 ─ 動態篇
圖片來源:King Autos
延續前兩篇報導的評比內容,接下來我們將探討這兩款中型SUV實際上路後的表現,包括動力表現及操控表現,同時整理規格數據進行對照,讓有意將《Mazda CX-5》與《Honda CR-V》列入口袋名單的消費者作個參考。
其實從產品規格來看,這兩款中型SUV雖然車身尺碼及車重都相當接近,也不約而同採用前輪驅動配置、前麥花臣/後多連桿懸吊設定,唯獨動力系統有著各自不同的表述。
圖片來源:King Autos
車型 | Honda CR-V | Mazda CX-5 |
引擎型式 |
直列四缸渦輪增壓+缸內直噴 |
直列四缸自然進氣+缸內直噴 |
排氣量 | 1498c.c. | 1998c.c. |
最大馬力 | 193ps/5600rpm | 165ps/6000rpm |
最大扭力 | 24.8kgm/2000~5000rpm | 21.7kgm/4000rpm |
變速箱 | CVT無段自排附7速手動換檔 | 6速手自排附運動化模式 |
車身尺碼(長寬高) | 4570/1855/1680mm | 4550/1842/1680mm |
軸距 | 2660mm | 2700mm |
車重 | 1541kg | 1551kg |
懸吊結構 |
前麥花臣/後多連桿 |
|
驅動方式 |
前輪驅動 |
|
輪胎規格 | 235/60 R18 | 225/55 R19 |
平均油耗 | 14.6km/L | 13.5km/L |
其中Mazda CX-5在柴油車型還未開賣之前,目前全車系統一搭載汽油型式的2.0升Skyactiv-G四缸自然進氣引擎,並在降低內部機件阻力、重新設計缸內直噴系統軟硬體與調整供油壓力之後,將最大扭力微調到21.7公斤米,不過峰值轉速一樣落在4,000轉,而最大馬力依舊在6,000轉達到165匹的水準,以馬力/重量比來換算等同於每匹馬力需負擔9.4公斤。
▼CX-5目前全車系統一搭載汽油型式的2.0升Skyactiv-G四缸自然進氣引擎,最大輸出可達到165匹、21.7公斤米。
圖片來源:King Autos
此外,在變速箱的選擇上,CX-5跟多數日系對手不一樣,捨棄廣泛使用的CVT無段自排變速箱,一律配備導入Skyactiv-Drive科技的6速手自排變速箱,而該變速箱還具備全速域鎖定驅動設計,可有效減少動力耗損、提高傳輸效率,需要熱血時也能開啟Sport運動化模式來延後升檔時機、強化加速反應。比較可惜的是,更新年式後的CX-5仍未提供方向盤換檔撥片,因此只能透過排檔桿進行手動換檔,效法標準序列式變速箱的「前降後升」換檔設計,對於一般認知為「前升後降」的駕駛也需要點時間來適應。
▼CX-5配置導入Skyactiv-Drive科技的6速手自排變速箱,並且附有獨立開關的Sport運動化模式。
圖片來源:King Autos
圖片來源:King Autos
實際上路之後,拜齒比規劃得宜的6速手自排變速箱所賜,CX-5的起步加速反應其實比想像中來得輕快,雖然低速扭力不若CR-V飽滿,必須得靠拉轉才能換取更有感的加速力道,但以2.0升自然進氣動力的標準來看,整體加速表現倒也不會讓人失望,尤其是中高轉速域的加速延伸性,明顯優於對手的渦輪引擎,動力湧現的瞬間往往會伴隨著積極攀升的轉速朝著紅線區邁進,比起重踩油門轉速一直維持在4、5千轉的CR-V,CX-5確實比較容易激起駕駛者驅策的慾望。
圖片來源:King Autos
話雖如此,首度搭載1.5升VTEC Turbo四缸渦輪直噴引擎的第五代CR-V,在渦輪增壓系統的輔助下,儘管排氣量僅有1.5升,最大馬力卻可繳出媲美2.5升自然進氣引擎的193匹,最大扭力24.8公斤米更在2,000轉到5,000轉區間完全釋放,帳面數據明顯優於CX-5所搭載2.0升Skyactiv-G四缸自然進氣引擎,馬力/重量比也達到每匹馬力僅需負擔7.98公斤的優異水準。不過這具引擎雖然掛有VTEC Turbo稱號,但實際上並沒有導入可強化高轉反應的VTEC可變汽門揚程電子控制技術,僅運用VTC (Variable Timing Control)可變汽門正時控制來提升輸出功率、降低油耗,因此動力輸出的甜蜜帶偏重於中低轉速,也是一般行車最常使用的轉速域。
▼在渦輪增壓系統的輔助下,CR-V所搭載1.5升VTEC Turbo四缸渦輪直噴引擎可繳出193匹、24.8公斤米最大輸出。
圖片來源:King Autos
而居間傳輸動力的任務,CR-V則是交給了一具結合Earth Dreams技術的CVT無段自排變速箱,這具以節能為主要訴求的變速箱,可於一般行駛狀態下盡量將轉速控制在2千轉上下,即便加大油門踩踏的深度,轉速也只會緩緩攀升至3、4千轉,除非切換到S檔位或是利用模擬7速的手動換檔功能,才能讓轉速積極攀升到更高的轉速域,但運轉噪音也會隨之放大。
▼CR-V配置的CVT無段自排變速箱可模擬7速手動換檔,並且在方向盤兩側備有換檔撥片。
圖片來源:King Autos
圖片來源:King Autos
幸好仰賴於低轉速大扭力的輸出特性,CR-V的中低速加速力道可說是相當飽滿,同時還能保有近似自然進氣引擎的線性反應,而這項優勢也充分發揮在試駕過程中所遇到的上坡路段,不用等變速箱降檔、拉轉來換取加速力道,CR-V便能輕鬆地抵達上坡頂點,相信如果是滿載的情況下,這樣的動力差距會更明顯。
圖片來源:King Autos
然而動力表現佔優勢的CR-V,在操控表現上便不如CX-5來得隨心所欲,縱使車身重心偏低、胎寬多了10mm,但偏舒適的懸吊阻尼設定仍無法給予駕駛充足的信心,再加上車體剛性、組裝扎實度與對手相比仍有進步的空間,因此影響了過彎時的流暢度與靈活度,僅能靠著豐沛動力在直線加速上扳回一城。
▼動力表現佔優勢的CR-V,懸吊設定偏舒適,過彎時無法給予駕駛充足的信心。
圖片來源:King Autos
圖片來源:King Autos
相較之下,CX-5雖然輸出較小、車重較高,但憑藉著精心調校的懸吊幾何與阻尼/彈簧強度,配上優異的車體剛性與獨家G力導引控制技術的輔助,無論是重心轉移的掌控、車身側傾的抑制,比起CR-V都有著技高一籌的演出,如果要挑剔的話大概是入彎前的煞車力道回饋不夠強烈,19吋輪組對應動力也稍嫌偏重。
▼CX-5雖然輸出較小、車重較高,但憑藉著精心調校的懸吊系統與電子系統輔助,動態表現明顯技高一籌。
圖片來源:King Autos
圖片來源:King Autos
當然,性能表現並非是所有消費者最在意的項目,隨著安全意識不斷高漲,主動安全與駕駛輔助科技反而是吸引消費者的最大賣點,如本次集評單元中的CR-V及CX-5,均配備了時下最夯的全速域主動車距控制定速巡航系統,並且一樣提供前方碰撞預警、自動煞車、車道偏移警示、車道維持輔助等主動安全科技,在行車安全防護上都能帶來完善的預防機制,面對其他同級對手也有著相對加分的效果。而在最後一篇的評比內容中,我們也將整理兩車的零件成本及保養成本,為大家解答CR-V與CX-5是否會因國產或進口身份不同,影響購車後的養護開銷,還請繼續關注接下來的報導。
圖片來源:King Autos
延伸閱讀:
相關新聞推薦
RELATED ARTICLES-
《Toyota Corolla Cross》試駕初體驗︱神車接班人的氣勢與肚量
-
《Ford Focus ST Wagon》平衡性佳|衝直線挑掀背、殺彎道捧碗公!
-
小公主上路︱《Toyota Corolla Cross》國民小男神,不一定完美但就是合妳胃
-
新世代《Honda Fit》汽油版試駕︱國產小車的勇敢蛻變
-
2022年式《Ford Focus ST-Line Lommel X》試駕︱售價不變好料一堆!輕量化鋁圈上身超有感
-
新世代《Honda HR-V Prestige尊榮版》試駕報導|活像是輛跑旅車 主動安全與節能升級有感
-
芯手上路|汽油版先借過!市區油耗達39.57km/L的《Honda Fit e:HEV》,居然還能征戰麗寶賽道?
-
《Honda Odyssey試駕》雙層隔音玻璃+共振消音鋁圈 寧靜度提升多少?
-
高了兩公分 舒適度大加分《Toyota Sienta Crossover》七人座試駕
-
《Toyota Corolla Cross》試駕初體驗︱神車接班人的性格與身手
-
國產MPV要來了?!|傳《Hyundai Custo》九月接單 南陽回應的很曖昧
-
您不覺得嗎?大改款《Honda CR-V》彷彿多品牌合體、但還是會大賣!
-
父親節特輯︱型男好爸爸看過來! 這幾款熱門旅行車你放進口袋名單了嗎?
-
帥到你認不出來!全新大改款《Toyota Yaris Ativ / Vios 》泰國全球首發
-
《英國交通法規》重大變更!多數駕駛不知道要優先禮讓行人?也不知道高速公路限速多少?
-
首見跨界車型|《Ford Kuga Active》無偽裝趴趴造 預計第三季海外發表 六和考慮跟進嗎?
-
全球僅有2輛的超稀有《法拉利》!365P Berlinetta Speciale另一輛還是「非預期」多做的!
-
售價百萬內的國產休旅《HS》登場!《MG》正式進軍台灣 再推《HS PHEV》國產唯一插電式油電選擇
-
《Hyundai》N Day特報|《RN22e》/《N Vision 74》全新概念車現身!同場宣布《Ioniq 5 N》2023年正式上市
-
大改款《QX60》準備發表! 《Infiniti》台灣官網釋出部分資訊、確定配備ProPilot智慧駕駛科技
-
不適合登陸台灣《極湃1》是Honda HR-V雙生電動車、但誰取的名啊?
-
自然進氣才是王道 8月17日見真章!全新992世代《Porsche 911 GT3 RS》正式宣布發表時程
-
醜車巡禮(十二)MonkeeMobile價值千萬台幣!豈可猴戲?
-
電動車選擇太多!《Kia EV6》表現驚人、《BMW iX》大獲好評 《Tesla》冠軍地位不保?
-
M&M聯手操刀! Mansory重新打造《Mercedes-Maybach S-Class》輸出同步暴增
-
台灣有機會導入?《MG》即將發表旗艦四門轎跑《MG7》 目標打進豪華車市場
-
消失的汽車配備《乙烯基酯車頂》《類敞篷車》是什麼怪招?
-
加裝越野套件 限量生產100輛|《Suzuki》在巴西推出《Jimny Sierra 4Sport》特仕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