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內實現量產 《GM》「3D列印汽車零件」準備就緒
圖片來源:GM
3D列印技術的出現被稱為「第四次工業革命」的關鍵,而3D列印技術發展至今,確實已經開始應用在愈來越廣泛的領域。不過,由於金屬3D列印的技術門檻與成本都相當高,因此目前要實際應用在汽車零件上還是有難度。然而,美國汽車集團GM通用汽車現在宣告他們將會透過3D列印技術來協助擴張其電動車與燃料電池車的研發計畫,預計在未來五年內GM將會量產至少20款電動車。
為了讓電動車款有著更輕的重量,GM和知名設計軟體開發商Autodesk攜手合作,透過一套新的工業用軟體搭配3D列印技術,實現生產車用零件的目標。GM和Autodesk透過一組3D列印的座椅支架來呈現這個新製造方式的效果,下圖中左方的零件為現在GM使用的標準座椅支架,右方則是透過3D列印技術製造的新支架。這個新座椅支架輕了40%的重量,強度則提升了20%,而且使用的原料更少,零組件數量更由原本的8件減少成了單件一體成形的零件。
圖片來源:GM
這個概念非常酷,但是究竟要多久才能量產?GM表示他們在一年內就會開始量產並且應用在旗下的賽車領域當中,藉由賽事的嚴苛環境來驗證與優化這項3D列印技術,他們預計五年內就可以導入一般量產車之上,並且將生產規模擴大至上萬種零件。這樣的進度將會讓GM成為第一個把3D列印車用零件大規模量產化的汽車製造商,而除了GM之外,包括Ford、BMW都正在鑽研3D列印技術,當這項製造技術越來越普及,在輔以AI人工智慧協助設計之下,未來的汽車零件可望更輕、更強,而且使用更少的製作原料,同時這些零件的外型也會更加奇特。
▼BMW i8 Spyder的部分零組件已經是使用金屬3D列印技術生產
圖片來源:BMW
▼BMW也在實驗性的測試大型3D列印金屬零件
圖片來源:BMW
相關新聞推薦
RELATED ARTICLES-
台灣威杰能源 提供最完整氫能生態系 助企業加速ESG進程
-
台灣米其林展望2025年 「優異性能直到最後一里」 領先歐盟法規 創新前行 行車安全再升級
-
台灣豪華入門轎車變動|汎德大改款BMW 2 Series Gran Coupe預售 台灣賓士未送測A-Class Sedan
-
油價快訊|20250714(一)0點起|汽油降2角 柴油凍漲
-
小改款《Porsche Taycan GTS》跑更遠也更快 調漲53萬元 新增入門四驅車款 460萬元起
-
自排再等等|小改款《Toyota GR Yaris》手排205萬元起 動力更大 升級TSS 3.0
-
Maserati 全新世代 GranCabrio Trofeo 雙門 GT 敞篷轎跑正式登臺
-
《中華車》經典車款演進|75萬台百利、威利、菱利、J SPACE進化傳承
品牌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二次小改《Volvo XC90 B5 Plus》試駕報導|兼具舒適與科技的大型休旅車
-
五缸引擎告別作|《Audi RS3 GT》馬力有望超越AMG A45 S
-
鴻海Q2營收創新高 Model B預計第四季上市
-
鄭麗君證實 美規車0關稅是談判籌碼 最晚10月公布
-
Lexus LFR:LFA 後繼者有望於2025年內提前公開亮相
-
時尚潮流|專屬熱帶島嶼的浪人精神─ QUIKSILVER & ROXY 台灣限定 浪魂系列T恤限量上市!
-
Ford Mustang GTD Liquid Carbon 登場 碳纖維裸露演繹最激進版本
-
【國王車訊】車模美女收集 SUBARU BRZ GT GALS BREEZE 青山水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