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oda Kodiaq RS》試駕報導|熱血之餘 也顧及日常家用
Skoda Kodiaq RS
上回介紹了Skoda Kodiaq RS的專屬扮相後,這次來談談它的機械結構與駕馭感受,究竟RS車款與2022年式2.0升尊榮版TSI車款價使用同樣的EA888 Evo4引擎與DQ381七速雙離合器DSG自手排變速箱,並多了DCC電子避震器、ESC運動化模式、主動式排氣聲浪調校後, 帶來更多駕馭樂趣,但兩者價差來到24萬元,值得嗎?
Skoda Kodiaq RS搭載2.0升TSI引擎(245匹/37.8公斤米),匹配7速DSG變速箱。標配四輪傳動模式,官方宣稱零百加速6.6秒。
綜觀目前台灣同級距車款,想要有DCC電子避震器的5+2七人座休旅車,在兩百萬元內的只有本文主角與其雙生車,建議售價194.8萬元的2022年式Volkswagen Tiguan Allspace 380 TSI R-Line Performance。特別注意到,雖然Tiguan Allspace比Kodiaq RS貴了8.9萬元,兩者動力編成一樣,但車身尺碼、動力輸出與配備上略有不同。
行銷方式也不一樣,原廠將Skoda Kodiaq RS包裝成性能休旅車,加上車身內外的RS專屬扮相後,讓外界有種這車就是為賽道而生,與家用沾不上邊的錯覺,事實上並非如此。Skoda Kodiaq RS除了擁有一般車款機能性豐富的車內布局外,換上EA888 Evo4引擎後,最大馬力比原本的柴油引擎多了5匹,可惜扭力還是柴油的優勢,從原本的51.0調降到37.8公斤米,但起步或加速時仍十分暢快,245匹搭配四輪驅動,驅動這輛輛七人座休旅綽綽有餘,特別在坐滿七人的情況下,將懸吊與轉向輔助調整為運動模式,引擎輸出在標準模式下,車內靜謐性相當優異,且開起來不拖重!
方向盤除了視覺上更熱血外,握感也很讚!
這時候就更顯DCC電子避震器的可貴,簡單來說就是電子式可調阻尼,可依照當時用車情況調整阻尼軟硬,帶來優異的操控與車內乘坐品質。不過這細部調整得在中控螢幕上觸控執行,為了行車安全,車輛行駛時建議由副駕駛代勞,不然就停在路邊調好後上路。若懶得使用個人化行車模式,也可以使用原廠預設好的,操作比較簡單。個人推薦使用節能或舒適的駕駛模式,這具引擎在這兩模式下的出力已經相當豐沛,另一大原因是車內真的安靜很多!
專屬的ESC運動化模式
儀錶板上的運動化顯示模式,將檔位與時速放在顯而易簡的中間處,稍稍彌補沒有抬頭顯示的缺憾。
一將駕駛模式切換到運動,車內立刻由車尾傳來轟嚕嚕呼嚕嚕的排氣聲浪,不愧是主動式排氣聲浪調校,光是車輛靜止不動的怠速聲浪就夠令人血脈噴張,真的是聽覺大滿足!接著把ESC調成運動模式,踩住煞車掛上S檔,補腳油門讓轉速維持在3到4千轉,此時,數位儀表右下方會顯示起跑控制程式已啟用,沒錯,這就是俗稱的彈射起步(Launch Control)模式,這模式免強稱得上隱藏模式,在中控或儀表上無處尋,照上述步驟便自己出現。鬆開煞車的瞬間整個世界就只剩轟嚕嚕呼嚕嚕的排氣聲浪,以及雙離合暢快迅速的換檔,起步的瞬間稱不上兇悍,但已經搔到癢處,官方宣稱零百加速6.6秒果然名不虛傳。
彈射起步模式,使用時請注意車輛安全。
提供四種駕駛模式,個人認為舒適模式應該改成全家歡樂模式。此模式下車內靜謐性極佳,動力輸出也十分夠用。也提供個人化模式能細部調整。
越野模式露營時派得上用場!
在高速時過彎,畢竟是休旅車,車身側傾非戰之罪,好在將懸吊阻尼調硬後抑制了不少。先前試駕過VAG車款一直對方向盤握感念念不忘,這次Skoda Kodiaq RS的方向盤左右兩側改用打孔透氣皮,特別對我這種會留手汗的人來說,握起來更加舒適;搭配專屬調校的漸進式轉向系統,雖然號稱性能休旅車,但就算在運動模式下仍相當好駕馭。此外,Skoda Kodiaq RS也具備越野模式,越野駕駛模式以及雪地駕駛模式,面對碎石路面也有不錯的脫困能力。還是再重強調一次,這車雖然號稱性能休旅車,但也顧及了一般日常使用。
相關報導>>> 《Skoda Kodiaq RS》試駕報導|紐北最速七人座休旅車血統 外觀黑化是基本
動力型式 | 汽油 |
引擎型式 | 自然進氣, 直列4缸 |
排氣量 | 1984cc |
最大馬力 | 245hp/5250~6500rpm |
最大扭力 | 37.8kgm/1600~4300rpm |
能量消耗 | 平均11.5km/ltr 市區8.95km/ltr 高速公路13.79km/ltr |
壓縮比 | 9.6 |
驅動型式 | 四輪驅動 |
變速系統 | 7速自手排 |
前輪懸吊 | 麥花臣 |
後輪懸吊 | 多連桿 |
煞車型式 | 前後碟煞 |
輪胎尺碼 | 前:235/45R20 後:235/45R20 |
車身型式 | 中大型SUV跨界 |
車身座位 | 7人座 |
車長 | 4699mm |
車寬 | 1882mm |
車高 | 1686mm |
車重 | 1826kg |
軸距 | 2790mm |
標準行李箱容量 | 270ltr |
後座傾倒行李箱容量 | 765ltr |
項目 | 標配 | 選配 | 備註 |
頭燈光源 | ● | Matrix LED智慧複眼頭燈 | |
主動轉向頭燈 | ● | ||
智慧型頭燈 | ● | ||
自動啟閉頭燈 | ● | ||
前霧燈 | ● | ||
晝行燈 | ● | ||
LED尾燈 | ● | ||
電動收折後視鏡 | ● | ||
鋁圈 | ● | 8.0J X 20吋SAGITARIUS AERO鋁圈 | |
車頂行李架 | ● | 黑色 | |
天窗 | ● | ||
電動尾門 | ● | ||
自動雨刷 | ● | ||
自動遠光燈 | ● |
項目 | 標配 | 選配 | 備註 |
座椅材質 | ● | 皮革與麂皮混搭 | |
駕駛座電動調整 | ● | 駕駛座8向電動調整座椅含三組記憶功能 | |
副駕駛座電動調整 | ● | 前乘客座8向電動調整座椅 | |
前座中央扶手 | ● | ||
後座中央扶手 | ● | ||
後座分離式座椅 | ● | ||
後座出風口 | ● | ||
方向盤材質 | ● | 打孔皮革 | |
方向盤換檔撥片 | ● | ||
定速系統 | ● | ||
空調系統 | ● | ||
自動防眩後視鏡 | ● |
項目 | 標配 | 選配 | 備註 |
雙前座正面氣囊 | ● | 雙前座氣囊含乘客座氣囊啟閉功能 | |
雙前座側面氣囊 | ● | 雙前座側邊氣囊 | |
車側氣簾 | ● | 前後座頭部氣簾 | |
駕駛座膝部氣囊 | ● | ||
後座側面氣囊 | ● | ||
ISO FIX兒童安全座椅固定裝置 | ● | ||
ABS防止煞車鎖死系統 | ● | ||
循跡控制系統 | ● | ||
車身動態穩定控制系統 | ● | ||
胎壓偵測 | ● | ||
上坡起步輔助 | ● | ||
自動駐車系統 | ● | Park Assist半自動停車輔助系統 | |
駐車雷達 | ● | ||
倒車顯影 | ● |
項目 | 標配 | 選配 | 備註 |
盲點偵測 | ● | ||
車道偏移警示 | ● | ||
車道維持 | ● | ||
主動式巡航 | ● | ||
自動煞車 | ● | ||
自動停車 | ● | Park Assist 半自動停車輔助系統 | |
自動駕駛輔助 | ● | ||
二次碰撞預煞 | ● |
項目 | 標配 | 選配 | 備註 |
中控螢幕尺寸 | ● | 9.2吋 | |
觸控式螢幕 | ● | ||
衛星導航 | ● | ||
智慧型手機連結 | ● | ||
揚聲器 | ● | 8 |
項目 | 標配 | 選配 | 備註 |
感應式鑰匙 | ● | ||
引擎啟閉鈕 | ● | ||
怠速熄火 | ● |
相關新聞推薦
RELATED ARTICLES-
芯手上路|誰說小車只能很簡單?《Skoda Fabia》不只史上最大台,還充滿大安全、大升級
-
《Volkswagen Golf Variant R》試駕報導|320匹配四驅 宜家宜駕的性能旅行車
-
第一次搞前驅鋼砲就上手?《BMW 128ti》的背後其實有高人指點
-
《Hyundai Staria CEO-B》試駕報導|家用很可以!什麼都很大 唯獨行駛噪音小
-
為何要買《Infiniti QX55》?光一個「帥」字足矣!
-
斜背翹臀之美《Infiniti QX55》兼具大空間與優質配備
-
關於《Toyota bZ4X》可能讓你很意外的Point|有些事開過才知道
-
芯手上路|《Volkswagen T-Roc》雙車型試駕(二):這台小休旅怎麼這麼好開?
-
動態篇|旗艦純電休旅《BMW iX》沒有米漿味? 試駕後:是時候放下對引擎的堅持
-
純電神車《Toyota bZ4X》北中來回375公里夠不夠用?續航力與充電實測記錄
-
正準備進軍德國|中國《蔚來》被《Audi》告侵權 因車名ES與S太相似
-
你我都不熟悉的《Honda HR-V》黑歷史!還有三門、五門不同版本
-
日系房車不死|《Honda Accord》預計2023年大改款 外觀全面翻新 那動力呢?
-
福特六和將導入小改款《Focus Wagon》!之後又會導入什麼新車款?
-
不到一週預接單破800台!大改款進口休旅《Kia Sportage》114.9萬元起 3車型正式上市
-
沒引進很可惜?《Focus Active Wagon》越野跑旅的遺珠之憾
-
福特史上最悲情「國慘車」Escort現在變這麼帥!溫故知新、看看就好、千萬別敲碗
-
新世代《Honda HR-V Prestige尊榮版》試駕報導|活像是輛跑旅車 主動安全與節能升級有感
-
鴻海《Model C》量產版今年10月登場|期許自己是首家不缺料的汽車代工廠 年產量上看75萬輛
-
63萬就能購入!百變電動車《Xbus》是露營車、敞篷車、貨車也是巴士 生產時程確定延後
-
2022年5月《豪華進口車》銷售排行:《Porsche》逆風成長85%|雙B Lexus都衰退
-
大改款《Honda Stepwgn》日本開賣售價不用70萬 還可以裝無限改裝套件帥一波
-
六個推薦2022年大改款《Honda HR-V 1.5》的理由(一)
-
三缸改四缸!中國《Focus 1.5T》零百衝刺僅7.9秒、有全景天窗、台灣跟進嗎?(下)
-
嫌貴別買!閒聊《Honda HR-V 1.5》好車不會寂寞
-
不到40萬就有一台!Nissan再推電動小車《Sakura》 最大續航力180km 今夏日本登場
-
很帥但進不來?大改款《Ford Mondeo》0-100km/h 6.5秒、電動車內裝!
-
不掩了|小改款《Ford Kuga》車頭多了一條亮亮會發光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