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MG《國產車》進軍台灣市場!(二)英國品牌、銷量第一都不重要|耐用+大空間才是關鍵!
MG於2021年全球市場銷售出47萬輛新車,以英國品牌來說算是犀利了,但是以Skoda來說,2021年全球銷售量為87萬輛,MG於全球車壇的地位概略排在Skoda之後,不過MG距離一線車廠則是非常遙遠,如Volkswagen於2021年的銷售成績489萬輛(顯然Volkswagen在台灣並沒有這麼吃香),沒錯,是MG的十倍有餘!由此不難看出,MG未來要在台灣汽車市場生存真的是要背水一戰…
▲經典又暢銷的MG ZS,屬於CUV設定,車身尺碼4323*1809*1653mm,坐艙空間大,類似Skoda的實用特性,搭配1.5升多點噴射直四引擎,最大馬力為114hp,變速箱為CVT模擬8速檔位,實用導向,但是和競爭對手相較售價便宜很多,而且耐操故障率低,此外MG也有PHEV與電動車,歐洲銷售量同樣亮眼。
MG上頭上海汽車集團總部就在對岸,戰敗直接跳水向後逃,還真的是「背水一戰」!但反過來想,台灣市場距離上海這麼近,語言可通,文化背景不敢說很相近但絕非天差地遠,MG進軍台灣市場豈不是事半功倍?
事實上MG早從2018年開始就有侵台動機,2019年已成功滲透,即便有疫情與晶片荒干擾,但時間也夠久了,今年要端出《MG國產車》真的不是問題。而兩岸通婚的另一位主角就是中華汽車,反正Mitsubishi這品牌也沒啥大動作,除非全新的Outlander、Eclipse Cross通通都要國產化而且包含PHEV,否則中華汽車還真的沒有什麼大待誌好忙的!代工MG汽車很OK。
但是要將MG這個品牌弄進台灣會很困難嗎?找經銷商合作以進口方式輸入不就得了?但讀者必須知道從英國進口汽車的價格「真的很天」!原始車價貴、運輸費用也高,又不是勞斯萊斯或Jaguar Land Rover,國民車這樣賣會死得很難看!
雖然說MG有印度廠、泰國廠、中國廠,但是東南亞車型都是以右駕為主,而且從這些國家導入MG等於直接把這個品牌做死!知名例子就是Suzuki Baleno,明明是一輛很不錯的車,但是台灣就是不喜歡阿山哥的手工藝。因政治問題,從中國廠直接導入MG是不可能的任務,看來看去,國產化成為最佳途徑。
▲MG ZS
但台灣小島小市場怎會受到中國大汽車集團的青睞?其實也不能這麼說,十多年來MG的崛起就是靠蠶食為生,因為鯨吞這種事只有Toyota、VW、Ford這種大集團才辦得到,但MG就是善於遊走邊緣,但是並沒有偏離主要市場。
所謂的「邊緣」是什麼?答案就是MG的價格設定很漂亮,多數人都買得起,但車型尺碼相當實用,造型設計還不賴,和Mazda有一點相像,不過車室空間和耐用度方面MG就真的下了一番功夫,不求創新科技、高端工藝、經典設計,但品質沒話說,坐艙空間比同級車更大,與Skoda的定位相似,無疑就是一輛便宜、實用、耐操、保值的國民車,聽起來也像是Toyota入門車款或是昔日的Suzuki,但是MG就是有本事在歐洲推出7年/8萬英里保固,如果故障率偏高,原廠敢在英國自家人面前這樣玩嗎?而且目前的GM仍不斷在歐洲擴增據點強化售後服務,這種「殺很大」的銷售策略,中低階消費者當然願意買單!
即便英國汽車品牌在台灣沒什麼知名度,但是英國汽車感覺上會比韓國汽車好賣!因為可以搭上歐系車的風采,而且MG的研發工程仍持續在英國進行中,並沒有太多的中國車味道,就像Jaguar Land Rover也嗅不出咖哩味一樣。因此MG覺得可以和Skoda一樣在台灣崛起,英國的魅力會輸給捷克嗎?但Skoda有VW集團撐腰,相較下MG好像很吃虧,不過MG亦有另一套想法,那就是避免和大品牌直球對決,但是該怎麼做呢?
還有,這系列不是廣編、業配、收費報導,我只是用很機車的方式,忠實報導四輪新車和國產新品牌的前因後果而已!
相關系列文章>>>
(一) 曾經顛沛流離的MG有何本事?
相關新聞推薦
RELATED ARTICLES-
如何布局!?Alfa Romeo抵台倒數 Giulia 與 Stelvio停產倒數
-
發表前搶先看|大改款《Volkswagen T-Roc》就像小一號Tiguan 首次導入HEV油電系統
-
和泰《Lexus NX》油電系統升級 售價不變 取消NX250動力
-
小改款Tesla model 3 TNCAP測試5顆星 人機介面部分功能未符合規定遭扣分
-
Kia Ceed Sportswagon有望今年回歸
-
二次小改款《Volvo XC90》透明車 安全看得見 詮釋「籠式結構」成就「瑞典坦克」
-
《中華車》今年挑戰內銷4.9萬台 《三菱》新車年底前完成量產準備 ET35純電商用車Q3上市
-
Audi 都會巡迴展|近距離接觸旗艦電動車Audi Q8 Sportback e-tron 與 Audi Q4 Sportback e-tron
品牌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6月在台上市|大改款《Skoda Superb》見證九十年造車傳奇
-
來台機會大|《Skoda Elroq》品牌最長續航電動車560公里 歐洲售價比Karoq親民
-
兩次EU Ncap撞擊5星|《Skoda Octavia》車系重啟接單 小漲4萬元 新增4項配備 標配10氣囊 預計Q3交車
-
肇因山陀兒颱風受損之車輛 Škoda關懷服務實施中
-
《Skoda Octavia RS》性能車型送測資料曝光:搭載245匹渦輪引擎、房車/旅行車可望同步導入
-
2022《ŠKODA 舊識Care》車主專屬活動,即日起開跑
-
小改款《Skoda Octavia Combi RS》試駕報導|性能與家用間最完美的平衡
-
Škoda Enyaq小改款亮相|台灣市場有望更新
聽起來 裕隆 是認為中國上汽的MG包裝成英國車,就不會有政治問題與品牌信任問題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