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車的你累了嗎?淺談《疲勞駕駛》症狀與如何預防

2658人看過

圖片來源:Newspress

圖片來源:Newspress

根據交通部高速公路局的統計,台灣駕駛者的肇事原因主要為駕駛不當或是未保持行車安全距離,而因為《疲勞駕駛》肇事的比例只佔了3.2%,然而日前所發生的國道警察執勤遭大貨車駕駛撞擊致死事件,以及去年初釀成33死11傷的蝶戀花旅行社遊覽車翻車事件,其實都跟《疲勞駕駛》脫不了關係,類似未致死的車禍事故也層出不窮,但由於人為的肇事原因很容易依據「駕駛行為」來判定,致使大家忽略了《疲勞駕駛》的嚴重性。

▼雖然疲勞駕駛的肇事比例只佔歷年事故原因的3.2%,但實際上類似的事件卻層出不窮且往往造成嚴重的傷亡。

圖片來源:交通部高速公路局

圖片來源:交通部高速公路局

所謂《疲勞駕駛》是指精神或身體無法自主控制,在開車過程中產生遲緩、模糊、無力、頭暈、幻覺、甚至是昏迷等現象,而發生的原因多半跟駕駛者所罹患的疾病、所服用的藥物、生理老化程度,以及長時間睡眠不足、營養失調、壓力過大所累積的疲勞感有關,加上行駛於視線不佳或車速較快的道路環境時,需要耗費更多的專注力,時間一久就很容易讓人感到疲累,如果在這種狀態下還勉強自己開車的話,將可能大幅提高事故發生的機率,造成難以挽回的遺憾。

▼行駛於視線不佳或車速較快的道路環境時,需要耗費更多的專注力,時間一久就很容易讓人感到疲累。

圖片來源:Volvo

圖片來源:Volvo

根據中華運輸交通學會的調查,大多數疲勞駕駛都會出現視覺模糊、眼睛發紅、不自覺點頭、頻頻哈欠、臉部發麻、視野變窄、反應遲鈍、注意力無法集中、思維能力下降、動作僵硬緩慢等症狀,同時還會失去方向感、車速忽快忽慢,因此如果發現自己或駕駛已經有以上狀況,建議立即找安全的地方 (非路肩)停靠休息,並且飲用含有高咖啡因的飲料、嚼食清涼口香糖來提神,睡眠時間則是不宜超過30分鐘,最好每兩小時休息15分鐘,以免引發惰性反而越睡越累。

▼如果發現自己有疲勞駕駛的狀況,最好立即找安全的地方 (非路肩)停靠休息。

圖片來源:Newspress

圖片來源:Newspress

當然,除了休息之外,現今有許多車款還配有所謂的駕駛疲勞警示系統,可在特定車速範圍內不斷偵測駕駛者的轉向、油門與煞車的操作,或是直接偵測駕駛的眼球及臉部動作來評估當前精神狀態是否適合繼續開車,如果偵側到精神狀態不佳或是超過預設的駕駛時間,該系統將會持續發出警示訊號及聲音來提醒駕駛者應該適當休息。至於沒有配備駕駛疲勞警示系統的車款,目前市面上也有推出許多預防疲勞駕駛的電子產品,如內建駕駛疲勞警示功能的行車紀錄器、車用外裝式/穿戴式疲勞預警器等,一樣可降低疲勞駕駛的風險。

▼現今有許多車款都配有所謂的駕駛疲勞警示系統 (上圖),市面上也有推出許多預防疲勞駕駛的電子產品 (下圖)。

圖片來源:Mercedes-Benz

圖片來源:Mercedes-Benz

圖片來源:Yupiteru

圖片來源:Yupiteru

而預防疲勞駕駛的第二道防線則是預碰撞自動煞車、車道偏移警示及車道維持輔助系統,這幾項逐漸趨於主流的安全配備,雖然無法像駕駛疲勞警示系統判斷駕駛狀態,但仍可及時提醒駕駛將遭遇碰撞、車道偏移的危險情況,並且依情況緩急主動施以減速煞車、導回正確路線等防護措施,盡可能避免因失控而發生的意外。

▼不管是預碰撞自動煞車、車道偏移警示及車道維持輔助系統,都能盡量避免因失控而發生意外,是預防疲勞駕駛的第二道防線。

圖片來源:Volvo

圖片來源:Volvo

儘管如此,要確實防範疲勞駕駛不能只靠電子系統輔助,自己也需要做到開車前一天保持充足睡眠、平時注意健康狀態、勿連續開車8小時以上等自我管理的好習慣,畢竟撞了車花錢修還是小事,如果危及其他用路人安危,甚至是不幸造成傷亡,那可就不是花錢了事就能解決的問題,還得面對刑事與民事責任以及難以挽回的遺憾,奉勸諸位駕駛者還是不要輕易嘗試。

圖片來源:交通安全入口網

圖片來源:交通安全入口網

加入粉絲團 加入好友 追蹤IG

品牌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相關新聞推薦

RELATED ARTICLES
複製連結
引用發文

請將圖片拖曳至框線內

共0則回應
回最上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