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形的道路殺手?一遇下雨就無情開滑?道路標線防滑係數差很大
在台灣,汽機車數量據統計約有2158萬5千多輛,而其中就有60%都是屬於機車,身為機車王國的台灣,道路標線標準卻是以汽車防滑係數為主,根據交通部《交通工程規範》一般道路的標線防滑係數需高於45 BPN,當然這裡指的是剛畫好的標線標準,而台灣的標線材料多半是使用熱拌樹脂,並摻入玻璃珠,進而達到反光效果,不過如果經過長時間的磨耗與風吹日曬,道路標線的防滑係數還是會日趨下降,甚至曾經有議員在台北市重要路口實測標線的防滑係數,測出來的結果居然只剩下40 BPN,連法定標準都無法達到,也難怪只要遇到下雨天就會造成許多機車騎士打滑自摔的情形發生。
▲仿照日本熔融噴射式所劃設道路標線。(圖片來源:建設局)
根據警政署統計,2016年機車自摔案件就高達1萬6千多件,其中因為標線抗滑力不足是自摔的最主要原因。相較於日本的道路標線看起來幾乎就像是直接畫上去的,因為日本在標線的劃設上,90%的路面都是用熔融噴射式的劃設方法,讓路面幾乎沒有高低落差。除此之外日本在道路標線的規定上面也規定必須要達到65 BPN的防滑係數。2019年,內政部營建署配合交通部推動提升道路標線抗滑標準,先在六都市區道路建議能逐步達到 65 BPN,非市區道路則建議介於50~65 BPN之間,試辦兩至三年確認具效益及可行性後,進而全國統一提高防滑標準,期望可降低機車族因標線打滑造成的交通事故。
▲建設局施工現場。(圖片來源:建設局)
▲建設局施工現場。(圖片來源:建設局)
▲台灣的標線大多是以傳統熱拌漆的劃線方式,比較明顯的差異就是標線時常會比路面還高,無法與路面形成一體(圖片來源:擷取自網路)
就現況來說,台灣的標線防滑係數確實過低,甚至中國也都要求 55~70 BPN以上,其實機車族也已反映多年,不過政府部門都將這個議題視為非緊急項目,再加上如果改以日本標線的標準,成本將會增加3倍以上,因此在諸多考量之下讓台灣的道路標線至今依舊到處可見只有 45 BPN標準的傳統熱拌漆標線設置,也就形成了現在台灣的道路標線狀況,機車族朋友們也只能在天候不佳時騎車多加注意、小心慢騎,不要讓這個車禍的無形殺手降臨在自己身上。
---------------------------------------------------------------------------------------
▼延伸閱讀
相關新聞推薦
RELATED ARTICLES品牌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時尚潮流|GU x 吉伊卡哇 再度聯手「Chiikawa夏日假期」系列5月26日登場
-
《Mitsubishi Eclipse Cross PHEV》驚傳8月停產 為《中華三菱》CAFE積分捏把冷汗 PHEV只剩Outlander
-
娛眾不同 校園女王「陳華」代言GIGABYTE AERO AI筆電 潮玩無界 創新不設限
-
Pagani 如何打造每一台像藝術品一樣的超跑?
-
Mazda MX-5 可能的電動化未來|已有專利了?!
-
Ferrari 296 GTB 和 296 GTS:傳統性能與現代混合動力的結合
-
宏佳騰2025第一季營收穩步上升 國內通路擴張與海外出口齊驅推升整體動能
-
2025年5月購車資訊|Honda Motorcycle《XL750 Transalp》 全能冒險家特裝車款 強化探險性能與運動風格
雖然號稱是45~65bpn ,但只要是交通頻繁的馬路
再去量測,幾乎連一半都沒有
水溝蓋更厲害,怎麼不管,下雨天滑的要死,偏偏都會放在轉角處
那幹嘛繳稅... 不是用再交通上嘛?
馬路沒辦法改進🤔🤔🤔
為消耗更多的無良路標漆 目前各縣市的道路加緊塗鴨 到處是無用的路標線
走在斑馬線上都滑了何況機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