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脫肺炎疫情陰霾,今年1-7月機械出口大幅成長26.9%

我國今年機械出口可望結束2年負成長:
2018年受惠全球景氣穩健擴張,我國機械全年出口達256億美元,創歷史新高,年增7.3%,惟2019年受美中貿易紛爭影響轉呈年減8.1%,2020年逢COVID-19疫情衝擊,雖下半年隨疫情趨緩出口逐步回升,但整年出口仍減6.8%,連續2年衰退。今(2021)年受惠各國疫苗施打率提升,疫情漸趨可控下,終端需求逐漸回溫,加上自動化浪潮,激勵業者加大投資計畫,帶動電子及半導體生產設備、工具機、機械傳動設備等需求成長,累計1-7月年增大幅成長26.9%。
生產半導體、面板等機械不受疫情干擾,連續8年出口正成長:
受惠5G、高效能運算等新興科技持續擴展,推升各產品對半導體、面板之需求量,加速各國積極擴建產能,對生產半導體、面板等機械需求殷切,2020出口年增9.3%,為自2013年起連續8年正成長;閥類、真空設備及壓縮機、線性滑軌及滾珠螺桿隨2020年下半年起全球經濟逐步好轉,中國大陸、歐美等地區需求回升,第3季轉呈正成長,致整年出口亦分別成長1.9%及7.6%;此外歐美封城期間,民眾對居家修繕設備需求熱絡,亦帶動動力手工具、木工機械出口逐季增加,2020年增幅分別呈持平及年增21.8%;工具機、塑橡膠加工機、紡織用機械受疫情衝擊,需求回升速度相對緩慢,致2020年續呈衰退,分別年減29.7%、11.1%及5.8%。今年1-7月各出口主要貨品擺脫疫情陰霾,出口年增率皆呈二位數正成長。
中國大陸、美國為我國機械之主要出口市場:
我國機械出口市場以中國大陸及香港居首,2020年出口金額69億美元,占31.3%,由於中國大陸解封較早,自第3季起出口轉為正成長,致全年僅減0.3%,小於整體機械之6.8%;其次為美國48億美元,占22.0%,隨下半年起疫情趨緩,機械設備需求逐季增溫,致全年出口逆勢年增2.6%;對東協、歐洲及日本出口則續呈衰退走勢,各年減16.7%、19.2%及12.9%。今年1-7月各出口主要地區年增率皆呈二位數的增幅。

陸系企業為海外最大競爭對手:
我國機械產業上下游供應鏈完整,產品具彈性、客製化、高性價比之競爭優勢,長期面臨中國大陸等國廠商激烈競爭,根據本處外銷訂單海外生產實況調查結果顯示,2020年機械外銷廠商主要競爭對手,以「國內同業」占51.4%最多,較上年提高2.2個百分點,其次為陸系企業占23.8%,較上年降低1.0個百分點;日韓及歐美企業均占9.6%。
我國機械在中國大陸市占居第5、美國市占居第10:
今年1-6月中國大陸機械進口市場前5大依序為日本占27.4%、德國占15.8%、美國占12.0%、南韓占9.4%、我國占5.9%。與2020年市占率比較,日本及我國各上升0.8及0.1個百分點,德國、美國、南韓則各下降0.3、0.2及1.0個百分點。在美國市占方面,前3名依序為墨西哥占15.5%、中國大陸占15.2%、日本占12.0%,我國占2.2%居第10。
圖片來源:Pexels
相關新聞推薦
RELATED ARTICLES-

宏佳騰2025第一季營收穩步上升 國內通路擴張與海外出口齊驅推升整體動能
-

日本不動產 大阪不動產 大阪北區核心地段稀缺一戶建民宿
-

光陽董事長柯勝峯辭職 認了公司高層不合
-

宏佳騰公布2024全年財報 強化全球市場競爭力 品牌榮耀再創佳績 旗下子公司「威杰能源」跨界推動氫能發展 以多角化經營創造永續生態鏈
-

「2026 Kia 啟發未來|全台巡迴講談」台北首場吸引百位車主,高雄場10/25登場
-

日本不動產 大阪不動產 全新建案 【大阪中央區|超稀有全新一戶建民宿】
-

采威國際年度盛事「2024國際品牌日」圓滿落幕!啟動十年藍圖鏈結AI,共創永續未來
-

日本不動產投資指南:2025大阪世博催化,日本大阪房地產價格全面起飛!
品牌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不用搶了!Alfa Romeo Giulia 與 Stelvio 延後2年停產
-

2025東京車展|大改款《Nissan Elgrand》集品牌尖端技術大成 但沒有左駕車
-

《Jaguar》純電GT轎跑現身紐北 沒有後擋風玻璃 尾廂開口異常的高
-

【國王車訊】車模美女收集 Korea Competition YoonSeoAh
-

《Toyota GR Yaris AT》試駕報導|解放左腳 人車極限溝通再進化
-

MSI 推出搭載 AMD Ryzen™ X3D 處理器 MPG Infinite Z3 X3D電競桌機
-

親美輕歐|前執行長警告 Stellantis集團可能分裂
-

電影車追擊|捉鬼特攻隊Cadillac Miller-Meteor


看新聞買股票?? 祝福你
【財訊快報/記者戴海茜報導】上銀(2049)自結8月合併營收25.29億元,創2018年11月以來高點,較7月25億元微增1.14%,比去年同期18.19億元大增38.98%。累計前8月合併營收180.69億元,較去年同期131.04億元大增37.89%。 展望下半年,法人表示,上銀受惠半導體設備、5G智慧型手機、電動車電池等製造帶動產線傳動元件需求,預估第三季和第四季業績可達74億元,呈現微幅季增走勢,單季毛利率可維持36%區間。
外資的評等維持買進,目標價425元至540元。
真的假的,現在才336耶,這樣不就賺翻了
世界動起來~大家要撐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