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好餐廳,米其林說了算(下)評審員是不是很爽?原來平價餐廳也可以入選?
繼上篇介紹了《米其林指南》的由來和發展,也提到指南的冷知識以後,這篇要來介紹關於星星符號的意義,還有更深入了解評審員到底在做什麼?
【相關報導】
\
觀星秘笈:這些符號的意思
《米其林指南》是以簡短的兩三行文字搭配一系列符號來說明對餐廳的評價,符號中最耀眼的當屬「米其林星」。對指南而言,米其林星代表「品質」,既不會跟隨飲食潮流,也不試圖影響飲食風貌,只是想單純反映評審員的發現。
要達到眾人夢寐以求的三星級別,需要的不僅僅是優質的食物;二星和三星餐廳的差別,關鍵在於「情感」;三星餐廳都擁有非常獨特的招牌料理與特性,能為客人帶來深刻且美好的用餐體驗。
除此之外,為了標舉出能深刻體現「永續」的指標性餐廳,例如盡可能地減少食物的浪費、提倡並使用在地食材,以公平的方式和供應商與生產者合作,或其他良善且具啟發性的倡議與作為,2020年1月,米其林於法國首次推出「米其林綠星」(the MICHELIN Green Star),獲頒綠星的餐廳,代表他們結合卓越廚藝和善待環境的承諾。綠星是一項年度獎,評審員會透過實地訪查所獲得的研究和資料,來進行評選。
米其林綠星餐廳都在做些什麼?
每間綠星餐廳各自以獨特方式運作,許多餐廳直接與種植者、農夫、漁夫合作,或是在森林野外採集、種植畜養,也有採用再生方式,如不翻土菜園、輪流種植覆蓋作物。 他們經常超越環境考量,關注到道德與福利問題,同時對在地、國家或全球慈善與教育等作出貢獻。
不是只有吃就好!認識米其林評審員
《米其林指南》中最核心的角色莫過於評審員,他們聽起來像是擁有世界上最好的工作之一:可以到世界各地去品嘗美食,而且還有薪水可以領,但其實這是一份非常辛苦的工作,評審員每一週內有五天必須要去不同的地方品嘗食物,每天要吃兩餐,每年在不同的餐廳用餐約250次,且用餐完後還必須寫詳細的報告。不過每年米其林都還是會收到很多自我推薦信,在這些簡歷中,最被看重的就是具備餐飲業相關背景,且擁有傑出品味能力的人。
即使美食潮流、餐飲烹調技術日新月異,米其林評選員肩負的使命依然與100年前的神秘客相同:透過《米其林指南》,讓所有人都能享受駕駛、旅遊和尋找難忘體驗的機會。因此,評審員的主要工作在於:
- 確認已經列入指南中的餐廳與酒吧依舊值得推薦
- 搜尋值得指南推薦的新餐飲場所
為了幫助美食愛好者作出正確的判斷,以下是指南與評審員們長久以來堅守的核心價值:
匿名 | 雖然米其林餐館評審員受僱於《米其林指南》,但他們和一般食客沒有兩樣,他們上餐館時完全不公佈身份,避免獲得餐館給予的特別待遇。 |
獨立 | 米其林餐館評審員上餐館用餐,一定會支付一切餐飲的費用,這也是保持客觀及公正性以及獨立立場的關鍵。 |
專業知識 | 米其林餐館評審員大多出自餐飲及酒店領域,是這兩個領域的專才。 |
可靠性 | 指南給予的評價,並非一個人的判斷;而是漫長過程中集體達成的共識。 |
熱忱 | 米其林餐館評審員費這麼多功夫、採取那麼嚴格的評選制度,首要原因是,他們本身對美食有深切的熱忱。 |
品質 | 只要食物的水準高,任何一家餐館都有可能被指南推薦。 |
《米其林指南》的評審方式
許多人以為評審員是基於個人的主觀感受來給餐廳評鑑,但實際上評審員是根據五項公開的評估標準給用餐體驗評分:
- 食材的品質
- 對味道層次與烹調技巧的駕馭能力
- 料理口味的協調性
- 主廚在料理中展現的獨特性
- 烹調水準的一致性
在頒發星星以前,《米其林指南》也會召開「星星會議」,國際總監會與世界各地的評審員團隊會面,一起審閱所有資料檔案和試菜表格,再進行一番激烈的討論,只有達成一致的共識,他們才會決定餐廳應得的星星數。
米其林評審員如何評選米其林綠星?
評審員尋找的是在永續作法上最領先的餐廳。所考慮的元素包括:
- 材料的來源
- 時令食材的使用
- 餐廳的環境足跡
- 廚餘系統
- 垃圾的處理與回收
- 資源管理
- 工作人員與顧客之間關於永續的溝通
作法各不相同,沒有兩間是一樣的,評審員在意的是對永續美食的強大承諾。
星空之外:必比登推介
米其林評審員在世界各地穿梭於高級餐廳尋找美味的同時,也在尋找道地的超值餐館,所以指南中開闢了「必比登推介」:1997年,Bib Gourmand符號,也就是米其林寶寶必比登舔嘴唇的形象,首次出現在《米其林指南》中。多虧「必比登推介」,米其林評審員發現有越來越多餐飲家致力以親民的價位來呈現優質的餐飲體驗。
![]() |
必比登推介為美食愛好者評選物有所值的美食,如果在指南裡看到這個舔嘴唇的米其林寶寶,意味著消費者能在這些餐廳以不到新台幣 1,000 元,吃到優質的三道料理(不含飲料)。 |
相關新聞推薦
RELATED ARTICLES-
Apple「返校日優惠」正式開跑!購買 MacBook 竟便宜 3000 元還送 AirPods!
-
台灣首場《鯊魚先生》快閃新竹登場|免費入場、超大型打卡公仔、200款周邊小物
-
你覺得哪間餐廳會入選?2022《米其林指南》8月30日盛大回歸 首度納入臺南與高雄
-
為什麼好餐廳,米其林說了算(上)目的希望大家多旅遊?二戰時幫士兵一個大忙?
-
副廠充電器用不安心?蘋果「USB-C版雙孔充電頭」即將開賣,但這個「價錢」您下得了手嗎?
-
沉浸先決!2022 Sony《BRAVIA XR》系列全面啟動電影遊戲新視界 旗艦《8K Mini LED Z9K》&《4K QD-OLED》系列首度登台 獨家多重智慧功能 直上居家影音娛樂最高享受
-
嬰童精品《Nuna NEXT system》驚艷2022德國iF設計獎聖殿 汽座新品系列入手2座產品設計大獎
-
全新「icash 2.0」開賣!超特別的拒馬、路障造型 icash 你有看過嗎?
-
全台首發《MUJI無印良品》移動服務車|台東登場、造訪6個地區 初期販售150支品項
-
《Garena傳說對決》X《CoCo都可》限定杯身登場!6月27日起聯名週邊+快閃打卡店
-
2022年7月《國產車款》銷售排行:神車Corolla Cross再度發威、HR-V賣得比CR-V還好你相信嗎?
-
醜車巡禮(十二)MonkeeMobile價值千萬台幣!豈可猴戲?
-
國產MPV要來了?!|傳《Hyundai Custo》九月接單 南陽回應的很曖昧
-
台灣有機會導入?《MG》即將發表旗艦四門轎跑《MG7》 目標打進豪華車市場
-
M&M聯手操刀! Mansory重新打造《Mercedes-Maybach S-Class》輸出同步暴增
-
你開車的時候會唱歌嗎?馬斯克:未來所有《Tesla》車型均配備免費卡拉OK功能
-
大改款《QX60》準備發表! 《Infiniti》台灣官網釋出部分資訊、確定配備ProPilot智慧駕駛科技
-
開車玩新竹/《夏日沁涼景點大特蒐》爬小山、看古蹟、逛市集,每週還有免費藝文演出
-
《Hyundai》N Day特報|《RN22e》/《N Vision 74》全新概念車現身!同場宣布《Ioniq 5 N》2023年正式上市
-
大改款《Nissan X-Trail》在日本熱銷在中國卻踢到鐵板 究竟是什麼原因?
-
售價百萬內的國產休旅《HS》登場!《MG》正式進軍台灣 再推《HS PHEV》國產唯一插電式油電選擇
-
螺栓還沒鎖緊?!|日媒驚爆《Toyota Crown》疑似犯了與《Toyota bZ4X》相同錯誤而延後上市 官方對此尚未回應
-
全台最高功率480kW充電樁來了|《華城電能》率先發表、一機最多支援4車
-
您不覺得嗎?大改款《Honda CR-V》彷彿多品牌合體、但還是會大賣!
-
車頭撞毀 沒起火|美國《Toyota bZ4X》事故車 開價比當地新車還貴
-
首見跨界車型|《Ford Kuga Active》無偽裝趴趴造 預計第三季海外發表 六和考慮跟進嗎?
-
帥到你認不出來!全新大改款《Toyota Yaris Ativ / Vios 》泰國全球首發
-
《英國交通法規》重大變更!多數駕駛不知道要優先禮讓行人?也不知道高速公路限速多少?
多介紹幾家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