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tsubishi Eclipse Cross》傳奇躍進版99.9萬元限量上市 升級標配ACC與SDA多媒體
透過《Eclipse Cross》重新在跨界休旅市場站穩腳步的《Mitsubishi》,透過全車系標配FCM主動式智慧煞車系統,加上仿跑車的造型設計,目前已是Mitsubishi在臺灣休旅產品中的銷售主力之一。為了進一步提升Eclipse Cross在市場上的競爭力,總代理中華三菱以開價95.9萬元的傳奇版車型為基礎,增加ACC主動車距控制巡航系統、SDA多媒體資訊整合系統與LED頭燈、18吋鋁合金輪圈等配備,推出要價99.9萬元的傳奇躍動版限量特式車。
▲Mitsubishi 9月份限量推出Eclipse Cross傳奇躍動版車型。
作為傳奇躍進版基礎的傳奇版車型,本身即標配整合行人偵測系統的FCM主動式智慧煞車輔助系統、AHB智慧型遠光燈等駕駛安全輔助系統,以及ASC車身動態穩定控制系統、TCL循跡防滑控制系統、ABS防鎖死煞車系統、HSA斜坡起步輔助系統、光感應自動啟閉頭燈,還有7氣囊等安全配備。加上LED晝行燈、LED尾燈、16吋鋁合金輪圈、多功能方向盤、換檔撥片以及雙區恆溫空調等內裝配備。
▲傳奇躍動版將ACC主動車距控制巡航系統列為標配。
而傳奇躍動版在此基礎上,則升級與S-AWC旗艦版相同的ACC主動車距控制系統,還有魅力型才開始標配的EPB電動式手煞車、Auto Hold公能、全LED頭燈、18吋輪圈以及整合7吋螢幕、觸控版並支援Apple CarPlay的SDA多媒體資訊整合系統,還有皮椅等配備。中華三菱表示,藉由這些配備的升級,共為Eclipse Cross增加約13萬元的配備,但傳奇躍動版的價格僅較傳奇般增加4萬元,開出99.9萬元的售價,期望吸引消費者訂購。
▲魅力型以上才標配的SDA多媒體資訊整合系統,也下放至傳奇躍動版限量特式車。
除了推出配備升級的Eclipse Cross傳奇躍動版,中華三菱9月份也針對Eclipse Cross全車系推出5年或15萬公里延長保固,搭配魅力型與S-AWC旗艦型加贈首年乙式車體險、2萬公里免費3次定保等優惠,回饋購買Eclipse Cross的消費族群。此外,還推出展間式成活動,除了贈送7-11百元購物禮券與品牌宣言潮包之外,還可參加10萬公里免費定期保養的抽獎活動。
▲9月份同步推出展間試乘活動。
另外,Outlander也推出免費配備升級優惠,購買89.9萬元的安全型車型,就送BSW三合一盲區偵測警示系統與18吋輪圈等配備,提升整體的配備水準。同時,Outlander全車系還贈送首年丙式車險、首年牌照稅與燃料費,並提供對應的零利率優惠分期貸款方案,吸引想要入主休旅產品的消費者關注。
優惠內容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圖片來源:中華三菱、King Autos
相關新聞推薦
RELATED ARTICLES-
Suzuki Swift 在台20周年 特展與優惠專案同步開跑
-
最高降7.7萬|裕日車 Kicks與Sentra 限量特仕車 73.8萬元起
-
2025年2月購車優惠|Honda Motorcycle 指定車款享72期零頭款、零利率、限時加送Shoei Z-8安全帽
-
2024年7月購車優惠|SUBARU全車系多元豐厚獻禮好評不斷 指定車款再享4年稅金補助
-
2024年10月購車優惠|《Toyota RAV4、Corolla Altis》升級車美仕電子後視鏡 & JBL音響揚聲器 總價值3.2萬元 另享高額零利率
-
2024年8月購車優惠|《Citroen》推出最新購車方案
-
24年5月購車優惠|Gogoro歡慶MUJI無印良品在台20週年 購車即享兩大限時禮遇!
-
跟著台灣米其林一起「野」 邀您今夏來場說走就走的輕旅行 限時優惠 購胎即贈悶烤爐 再抽澳門賽車雙人自由行
品牌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Toyota Yaris》頭號競爭對手大改款!新世代《Mitsubishi Colt》新增油電車 還標配數位儀表
-
《Mitsubishi Lancer》有望重返車壇 可能基於7年前概念車打造
-
車壇長青樹|三菱《Colt Plus》推25年式 小漲7千 停產的Lancer還在賣!
-
《Mitsubishi》日本開賣《Delica Mini》露營特仕車
-
經銷端消息|改款《Zinger》換渦輪引擎 預計9月發表 《Mitsubishi XForce》導入機會不大
-
《Mitsubishi XForce》台灣現蹤 《中華三菱》預計明年國產
-
中華車股東會|陳昭文:CMC自製率已達到9成 第四季推出大改款菱利|MG4本月上市 首月銷售目標250輛|Mitsubishi 今年應該沒新車
-
落實ESG永續發展|中華汽車攜手中衛體系共同邁向「2050淨零碳排」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