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d Kuga EcoBoost 250》膨風挑戰《RAV4、Forester、CX-5》性能配備!

▲Ford Kuga
全新Ford Kuga與Toyota RAV4有多大的差距?基本上車身尺碼已經拉近,但是其他差距呢?國產與進口、客貨車與乘用車、月銷不到一千與月月破二千、折舊高與折舊低、服務據點差好幾倍。但是這些落差,仍無法阻擋性能族群購買一輛Kuga EcoBoost 250的渴望!理由為何?因為此車的C/P值相當高,不論是性能或是配備。更重要的是,因競爭激烈,所有品牌與車款都在不斷進化,但是福特的腳步更快!
相關報導: 《Ford New Kuga EcoBoost 250 AWD ST-Line》試駕
《Ford Kuga》上市急急如律令!《Tucson、CR-V》配備來比拼!
▲Toyota RAV4


Kuga 2.0T是黑馬 RAV4 2.5也不差
四驅SUV | 價格 | 動力 | 車重 | 0~100km/h | 平均油耗 | 外觀尺碼(mm) | 軸距 | 最小迴轉半徑 | 行李廂容積 | 亮點 | 暗點 |
Ford Kuga EcoBoost 250 | 116.9、119.9萬 | 2.0T 250hp、8AT | 1665kg | 實測約7.5秒 | 12.1km/L | 4621×1882×1678 | 2710mm | 5.73m | 1062~1852公升 | 中、後差鎖定 | 客貨車咩! |
Toyota RAV4 2.5 Adventure | 122.9萬 | 2.5 207hp、8AT | 1695kg | 官方8.2秒 | 12.8km/L | 4615×1865×1690 | 2690mm | 5.5m | 580公升 | 中、後差鎖定 | 找不到咩! |
Mazda CX-5 2.5 4WD | 136.9萬 | 2.5194hp、6AT | 1643kg | 實測約9秒 | 12.2km/L | 4550×1842×1680 | 2700mm | 5.5m | 615~1620公升 | 嗯…很帥… | 粉貴咩! |
Subaru Forester Eyesight | 119.8萬 | 2.0156hp、CVT | 1564kg | 官方11.8秒 | 13.5km/L | 4625×1815×1730 | 2670mm | 5.4m | 520公升 | 嗯…省油… | 粉慢咩! |
註:Kuga行李廂容積為美國原廠之計測數據,福特六和無此資訊。 |
Ford Kuga EcoBoost 250 AWD只能說在國產車中沒有對手,但價格又能賣這麼高,搞得進口車都非常討厭它!這樣的動力根本就是歐系Volkswagen Tiguan 380TSI 4WD(220hp、172.8萬)的水準,用來欺負僅搭載自然進氣引擎的日本車,根本就是探囊取物,就算之後的配備比拼沒有贏,很多人還是會下訂!萬一性能與配備都贏呢?那…除了挑剔這是一輛國產車、一輛客貨車,還能說什麼呢?反正同價位的進口車只有吃灰的份…
Toyota RAV4 2.5 Adventure很多人都以為T牌沒有性能休旅,每一代的RAV4都是軟腳蝦,那鐵定沒有開過這一代,尤其是RAV4 2.5 Adventure!首先此車加速一點都不慢,而且配的不是RAV4 2.0那顆很解High的CVT變速箱,操控感受重心雖高但不軟腳,AWD版本彎道表現亦超越前驅版,而且可以越野!這樣的性能、這樣的價格,無疑是Ford Kuga EcoBoost 250的頭號對手。只可惜,在玩家眼中稱得上性能的Toyota,好像只有Supra!86?不是比Kuga EcoBoost 250還慢!
Mazda CX-5 2.5 4WD按照這樣的性能、這樣的價格,註定是來陪王子練劍的!即便後續配備戰贏了,卻也不能怎樣,因為其它對手的外型也都很帥!
Subaru Forester Eyesight說實在的此車具備相當優異的操控底子與實力,可惜引擎與變速箱很不給力!現階段無疑是Subaru的黑暗時期,唯一能說嘴的就是「車重怎能做得那麼輕」?這是全時四輪驅動車型嗎?相信連Toyota、Mazda都佩服不已!油耗看似漂亮,但以這樣的動力來說,其實只是剛好而已。簡單說,請多多關注此車的舒適、平順與寧靜,性能玩家就別在此放空了!

▲Ford Kuga

▲Toyota RAV4

▲Subaru Forester

▲Mazda CX-5
Kuga火力全開 國產車C/P值仍高
四輪驅動SUV | Ford Kuga EcoBoost 250 | Toyota RAV4 2.5 Adventure | Mazda CX-5 2.5 4WD | Subaru Forester Eyesight |
售價 | 預售116.9、119.9萬 | 122.9萬 | 136.9萬 | 119.8萬 |
◎外觀 | ||||
外觀套件 | ST-Line* | Adventure | GT套件126.8萬 | |
LED頭燈 | O | O | O | O |
LED尾燈 | O | O | O | O |
鋁圈 | 19吋* | 18吋 | 19吋 | 18吋 |
前霧燈 | O | O | O | O |
電動尾門 | O足踢感應 | O足踢感應 | O | O |
全景天窗 | O電動 | O電動 | O非全景 | O電動 |
車頂架 | O | O | O | |
◎內裝 | ||||
皮質座椅 | O跑車麂皮* | O | O Nappa真皮 | O |
電調椅 | 駕駛座10向 | 駕駛座10向 | 雙前座10向、6向 | 雙前座8向 |
通風加熱椅 | O通風 | |||
多功能儀錶板 | 7吋 | 7吋 | 4.2吋 | |
全液晶儀錶板 | 12.3吋 | |||
抬頭顯示器 | O | O | ||
旅程電腦 | O | O | O | O |
多功能方向盤 | O | O | O | O |
換檔撥片 | O* | O | O | O |
金屬踏板 | O | O | ||
飾板類型 | 類碳纖維 | 類金屬+橘橡膠 | 實木 | 類金屬 |
Keyless | O | O | O | O |
恆溫空調 | 雙區 | 雙區 | 雙區 | 雙區 |
感應頭燈 | O | O | O | O |
感應雨刷 | O | O | O | |
防眩後視鏡 | O | O | O | |
多媒體音響系統 | 8吋螢幕 | 9吋+聯網 | 8吋螢幕 | 6.3吋+8吋 |
藍芽通訊 | O | O | O | O |
手機連結 | 蘋果+安卓 | 蘋果+安卓 | 蘋果+安卓 | 蘋果+安卓 |
中文衛星導航 | O | O即時路況+停車位 | 選配 | O |
內建聲控功能 | O | |||
揚聲器 | B&O 10支含重低音 | 6支 | BOSE 10支含重低音 | 6支 |
主動引擎聲浪 | O* | |||
前USB插座 | USB+Type C | O | O | O |
無線充電 | O | |||
LED氣氛燈 | O | |||
後座出風口 | O | O | O | O |
後座USB | USB+Type C | 點煙器插座 | USB | |
4/6分離後座 | 快速折收 | O | 4/2/4快速折收 | 快速折收 |
後座椅背角度可調 | O售服設定 | O 2段 | O 2段 | O 2段 |
◎安全 | ||||
動態穩定系統 | O | O | O | O |
上坡防後滑 | O | O | O | O |
越野模式 | O | O | 僅循跡 | O |
下坡緩降 | 整合越野模式 | O | 整合循跡 | 整合越野模式 |
電子駐車 | O Auto Hold | O Auto Hold | O Auto Hold | O Auto Hold |
安全氣囊 | 7具 | 7具 | 6具 | 7具 |
遠近光自動切換 | O* | O | O | O |
轉向輔助頭燈 | O* | O | ||
智慧型防眩光頭燈 | O* | O | ||
駐車雷達 | O前後 | O前後 | O前後 | O後 |
倒車影像 | O | O | O | O |
360度環艙鳥瞰影像 | O | O | GT版專屬 | |
電動防夾窗 | 四座+天窗 | 四座+天窗 | 四座+天窗 | 雙前門+天窗 |
速限系統 | O | |||
定速巡航 | O | O | O | O |
ACC主動跟車 | 全速域iACC整合速限 | 全速域 | 全速域 | 全速域 |
車道導正輔助 | O | |||
車道偏移警示+修正 | O | O | O | O |
盲點偵測+換道警示 | O | O | O | O |
碰撞警示+主動煞車 | O車輛+行人+自行車 | O車輛+行人 | O車輛 | O車輛+行人+自行車 |
緊急閃避轉向輔助 | O | |||
二次碰撞煞車輔助 | O | |||
緊急煞車後方警示 | O | O | O | |
後方車流警示 | O | O | O | O |
疲勞駕駛警示 | O | O | O | |
智慧速限輔助 | O | |||
交通標誌辨識 | O | |||
緊急救援通訊 | O | |||
備註 | *號為Ford Kuga EcoBoost 250更高階的ST-Line版本所增加配備 |
Ford Kuga EcoBoost 250 AWD配備最豐富沒什麼太大爭議,唯一遺憾大概就是對手都具備360度環景影像系統,不論貴會便宜,至少有此配備可選,但Kuga完全沒有此選項。至於客貨車認證問題,其實在購車後都有辦法「解封印」,如後座椅面向後移動、椅背角度可調、消除防撞桿阻礙等等。雖然說,個人不覺得全液晶螢幕有絕對必要性,省此配備降一萬也開心!但是站在與進口車比較的立場,此配備確實有亮點,畢竟這是趨勢。
此外,ST-Line版本加價3萬卻增加非常多的配備,買家不升級才怪!換句話說,原廠是怕消費者覺得S-Line版本太貴,才會推一個基本款襯托出ST-Line的超值與尊貴,純粹是「心理戰」而非真的有心要賣基本款,除非ST-Line套件缺貨!
Toyota RAV4 2.5 Adventure其實沒什麼好挑剔的,該有的通通都有,如果對座椅材質或音響不滿意,坊間有很多店家都可以替車主服務,比較遺憾的就是頭燈科技不如對手先進。此外,因RAV4 Hybrid有貨物稅補助價格便宜,因此RAV4 2.5 Adventure比較少受到關注,然而論及越野與操控實力,此車才是王道!
Mazda CX-5 2.5 4WD理論上走高價路線應該要有更好的性能與配備,但事實正好相反,性能與配備二者皆慘遭滑鐵盧!沒有全景天窗,亦缺乏越野模式讓消費者信賴一下,加上氣囊少一顆、撞擊偵測能力較差,確實少了點說服力,僅能在音響與通風椅二個項目扳回一成,但以這樣的售價,消費者比較會考慮Lexus!
Subaru Forester Eyesight表現不算差,但也沒有什麼特殊配備值得驕傲,個人覺得內裝設計很帥,但是外觀既沒有CX-5與Kuga的流暢動感,也沒有RAV4的霸氣風範,整體來說除了寧靜平穩的水平對臥引擎之外,好像少了點非買不可的理由,而且上了GT Edition外觀套件後價格又墊高一截,2.0自然進氣引擎+CVT變速箱,談性能或越野都有點牽強,除了忠實的家庭休旅車之外,讓我想看看此車還適合哪一類的買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