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不知的《Tesla Danger》!越快越考驗技術的《Model 3》

2575人看過

▲因持續在台建構充電網路,Tesla銷售開始呈現爆發態勢

台灣從最北端開到最南端不及500公里,適合發展電動車,只要充電設備沒有疑慮,絕對是車界中的藍海,因此特斯拉Model 3在2020年3月份創下1,517輛的驚人成績並不讓人意外,但電動車背後隱藏的危險性,除了車禍現場棘手的高壓電問題,還有「加速太快」駕駛者未必適應!

 六秒車報到  快到會閃尿

因馬達的特性就是「低轉速即可達到最高功率、一轉動即可獲得超大扭力」,相對於傳統引擎設計,電動車在起步加速方面有絕對優勢,以下為基本數據分析。

車型 傳動方式 最大馬力 車重 0100km/h 極速 售價
Tesla入門Model 3 SRP 後輪驅動 238hp 1611kg 5.6 225km/h 160.99
BMW中階330i 後輪驅動 258hp 1470kg 5.8 250km/h 278
Tesla高階Model 3P 四輪驅動 462hp 1847kg 3.4 261km/h 220.99
BMW性能版M5 四輪驅動 625hp 1855kg 3.3 305km/h 765

看到這裡,您是不是有一種衝動「我也要買一台Model 3」!開玩笑,付出161萬的代價就能享有278萬的起步加速感受,極速差一點沒關係,反正這裡是台灣不是德國!但許多消費者都不知道Model 3潛藏的危機,在此先不談電動車撞擊後處理與火燒車事件,而是呼籲電動車駕駛一定要先充分熟悉車況後再大腳電門催下去!因為Model 3起步加速真的太快太犀利。 

▲Model 3 Performance重量與加速實力近似BMW M5

花費161萬元買全新Tesla Model 3 Standard Range Plus入門款的車主,可能開過BMW 320i這種0~100km/h加速8秒內的房車,但應該沒開過像BMW 330i這樣的6秒房車。「8秒車」和「6秒車」看似差距不大,但實際駕馭真的差很多!6秒車的油門反應絕對是更敏捷、更帶勁,不需要拉轉速就能全功率輸出的Model 3則是更加暴力,稍微不慎絕對是快到讓駕駛者措手不及!不信的話,看看周遭朋友有沒有人開Golf GTI,借來開一開就知道有多快,如果連駕馭Golf GTI這樣的車款都會大喊「不要、不要」的,那換成Model 3時還是收斂一點比較好。

 畏後驅獸性   先買四驅嚐

或許有人會說:我曾是Golf GTI車主,換成Model 3就沒有問題了吧?那可不一定!即使二者起步加速性能相近,理論上G車主比較容易適應M3,但別忘了Model 3 Standard Range Plus乃是一輛不折不扣的後輪驅動車,駕馭門檻略高於前輪驅動平台的Golf GTI,偏偏「後輪驅動性能車」在台灣屬於稀有品種的野獸,國人相對陌生。因此論價格、論性能、論環保、論科技、論時尚…,Model 3 SRP真的值得入手,但不適合性能生手與後驅新手一上車就油門一拜,如同「屁孩人生第一輛車就是BMW 330i」的道理,不是要故意唱衰,而是很多人已等著看好戲,兼開闢「一個月內出車禍」這樣的賭局!

若驚覺「純後輪驅動」的Model 3 SRP可能不好駕馭,建議升級售價192.99萬元的Model 3 Long Range「四輪驅動」版本,續航力從入門版的409km一口氣增加到560km,更重要的是配置了前後雙馬達,有效提升急加速與惡劣天候行駛穩定性,但「穩定」不代表Model 3 Long Range是一個可以欺負的對象,因為多了一個馬達、強化了電力系統之後,Model 3 LR於0~100km/h加速僅需4.6秒,是的,很接近新世代M3的4.2秒成績!但新世代M3售價預估為500萬元左右,買二台Tesla還有找,相信Model 3 LR的買家沒有人嫌貴! 

▲透過雲端持續升級軟體,Tesla車主有越開越順的愉悅感

Model 3 LR已經這麼犀利,那Model 3 Performance不就快到飛天!沒錯,Model 3 P於0~100km/h加速僅需3.4秒,此性能與售價765萬元的BMW M5相當,亦近似於民航機起飛時的加速度!不用多說,會買Model 3 P這種等級的車主幾乎都是行家,理論上技術都沒問題,但還是有一些基本的觀念要釐清,不是Tesla設計有問題,而是全球電動車發展都是這樣的趨勢。

 低風阻與軟煞車   電動車二大天敵

目前電動車發展最大障礙在於續航力與充電時間,相對的「性功能沒有障礙」,抱歉打太快了,是「電動馬達的性能與功能都沒有障礙」!既然如此,研發人員當然是將車身設計朝向高續航力(低風阻+輕量化)、高電池容量(片狀電池+密集化)等方面去發揮。為了降低高速行駛空氣阻力,Tesla藉助航太科技與設備研發出超低風阻係數的流線外型,五年前,四門房車風阻係數低於0.26Cd就很了不起,但Model S與Model X一上市就達到0.24Cd驚人的成績!或許很多人都不知道Audi電動車先鋒e-trone的風阻係數為何,答案是0.28Cd,沒錯,跟Tesla比起來是小巫見大巫。

高度1.5米以下低風阻係數車款一覽
BMW 5系列 0.22 Cd
M-Benz CLA 0.22 Cd
Audi A4 0.23 Cd
Tesla Model 3 0.23 Cd
M-Benz E-Class 0.23 Cd
Tesla Model S 0.24 Cd
BMW 3系列 0.24 Cd
M-Benz S-Class 0.24 Cd
Toyota Prius 0.24 Cd
M-Benz A-Class 0.26 Cd
數據不含M家族或AMG等性能版本

然而低風阻背後的往往要付出「高速行駛下壓力不足」的代價,不利於高速煞車與高速過彎,Audi初代TT跑車頻頻於高速公路上發生翻覆事故,主因就在於高速行駛下壓力不足的問題,解決方法乃是加裝尾翼。當然,高風阻係數不代表高速下壓力就強,但是低風阻係數情況下「高速行駛下壓力不可能太強」!因此車廠目前仍不敢貿然將市售車的風阻係數壓低在0.2Cd以下(少數跑車例外),以免時速達到200km/h以上時直接來個後空翻!試問Tesla Model 3 P的高速下壓力會不會偏低?答案當然是肯定的,因為此車的外觀設計本來就是針對高續航力而非高下壓力!察看0~100km/h加速在4秒左右的舊世代超級跑車(新世代超級跑車主動式電子配備太多太複雜無法比較),因當年尚未發展出電子可變空力系統,為了強化高速行駛下壓力,風阻係數都高到匪夷所思的地步。

超級跑車與LSUV風阻係數一覽
McLaren F1 0.32Cd
Lamborghini Murcielago 0.33Cd
Ferrari 360 Modena 0.34Cd
Ferrari 458 Italia 0.35Cd
Land Rover Discovery 0.36Cd
Land Rover Range Rover 0.34Cd
Porsche Cayenne 0.34Cd
BMW X5 0.32Cd

沒錯,風阻係數相當深奧,絕對不是「能用眼睛看、嘴巴說了算」的科學!許多外型極為流暢的超級跑車,風阻係數往往高的嚇人,已達LSUV的水準,如此才能確保高速行駛仍具備足夠的下壓力。所以0~100km/h衝刺性能和Ferrari、Lamborghini跑車平起平坐的Model 3 P,少了超級跑車的超低重心、超寬車體、超大輪胎、高下壓力,高速行駛下唯一能提供下壓力的本錢只剩下「車重」而已!若要將Model 3 P當超級跑車來駕馭,請先掂掂斤兩,評估自身技術夠不夠、八字重不重,以及出事後賠不賠得起!或者是替愛車加上有實質功效的尾翼! 

▲外型超流暢的Ferrari 458 Italia風阻係數竟等同SUV!

以上論述真的是壞了性能玩家的興致,畢竟很多人買Model 3就是用來飆的!當然,買到這麼超值的性能車不爽一下說不過去,但建議先從150km/h以內漸漸累積上去,不要一開始就挑戰高難度的高速過彎與極速駕馭,亦可花錢上賽道課程接受專業車手的震撼教育。

此外「煞車系統」亦是多數電動車的罩門,因為電動車非常注重「動能回收」這項綠能指標與增程法寶,減速時馬達都會當發電機使用替電池模組充電,因此不需要採煞車,只要鬆開電門踏板就能感受到強大的制動效果,在都會區行駛一整天,可能都沒有踩過一次煞車踏板,若控制得宜,山路上下坡甚至可以全程不使用煞車!電動車終其一生沒換過來令片或煞車油是很正常的事!所以車廠並不會賦予電動車中等以上的煞車系統,因為多數車主用不到,對於喜愛開快車的Model 3車主來說,原廠設定的制動效能、線性減速、過熱衰退一定不敷使用!

▲加速性能雖媲美超級跑車,但結構設計仍是環保電動車

此外電動馬達雖然有很大的發電制動能力,收油門真的就有很強的煞車功效,但是在時速百公里以上大腳衝刺又突然鬆開電門想要減速時,因馬達轉速過快、發電效能太高、變壓系統未必能負荷,此時可能會有馬達空轉、未如預期出現制動功效的情況!沒錯,這就不是閃尿這麼簡單,駕駛者若未能即時反應踩下煞車就是直接撞上…

編輯觀點

剛牽新車不要興奮過度,不是懷疑個人技術,而是怕準車主不知道這些眉眉角角而發生事故,近期Tesla推出Track賽道套件,限Model 3 Performance車主升級,強化制動性能與輪胎抓地力,相信未來相關性能套件會越來越普及,因為此車的玩味價值實在是高到破表無第二者能及!

加入粉絲團 加入好友 追蹤IG

品牌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相關新聞推薦

RELATED ARTICLES
複製連結
引用發文

請將圖片拖曳至框線內

共0則回應
回最上層